
你以為只是多吃幾塊炸雞、薯條沒什麼大不了?小心吃出「腸漏症」,甚至拉響大腸癌警報。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,長期高油飲食不僅讓你發胖,還可能導致腸道屏障損壞、菌群失衡,進而引發慢性發炎與腫瘤生成,但真正的元凶不是「油」本身,而是我們日常攝取過多的「壞油」。
黃軒指出,研究已證實,高脂飲食會改變腸道菌叢,造成益菌減少、有害菌增加,破壞腸道屏障,進而產生所謂的「滲漏腸道症候群(Leaky Gut)」,讓毒素與致敏原長驅直入血液,引發全身性發炎與多種健康問題。
更令人憂心的是,長期攝取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,還會加速腸道癌細胞的增生。根據2018年一項研究指出,高脂飲食會促使腸道中Myc+腫瘤細胞擴增,顯著提升大腸癌風險。

❙ 壞油陷阱在哪?哪些油才對腸道好?
黃軒強調,人體其實需要脂肪,但關鍵在於選擇「好油」。橄欖油、深海魚油中的Omega-3脂肪酸,不僅能抗發炎,還有助於修復腸道。而市售常見的精煉植物油、氫化油品與反式脂肪,才是真正對健康不利的隱形殺手。
❙ 腸道要健康,日常吃對最重要!醫師建議這樣做:
- 避免油炸、加工食品:多採用水煮、蒸煮或烘烤方式。
- 選擇天然好油:橄欖油、酪梨油、亞麻仁油是優選。
- 多吃蔬果補充纖維:幫助腸道蠕動、益菌生長。
- 每天一點發酵食物:如優格、泡菜、味噌,養好菌平衡腸道。
- 補充水分與運動:促進代謝與排毒,維持腸道通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