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大魚大肉藏危機!醫師提醒「5道年菜」糖尿病患者慎食,避免血糖波動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

過年期間,桌上總少不了大魚大肉,這些年菜代表著豐收與團圓,但對於有減脂計劃或糖尿病的民眾來說,卻是健康的隱形殺手。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近日指出,有5道常見的年菜容易引發血糖波動,建議糖尿病患者及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要特別注意,避免過量食用。

<年大魚大肉藏危機!醫師提醒「5道年菜」糖尿病患者慎食,避免血糖波動/示意圖>

1. 紅燒獅子頭:高脂、高熱量的地雷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

獅子頭通常以高脂的豬肉絞肉製成,再經過油炸與勾芡,這使得熱量直線飆升。楊智雯建議,若有糖尿病或血糖控制需求的人,可以將獅子頭的份量縮小至半顆,並搭配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如大白菜、青江菜等,這樣不僅能增加飽足感,還能減少熱量攝取。

2. 紅豆年糕:澱粉含量高,糖分不容忽視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

雖然紅豆富含膳食纖維,但其與糯米搭配製成年糕後,升糖指數大幅提高,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過量食用。若真想享用,建議在餐後或其他食物的陪襯下食用,並且一次食用半個手掌心的份量,避免過多攝取。

3. 富貴雙方:高糖、高油,熱量飆升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

這道看似單人份的小菜,蜜汁火腿與酥炸豆腐皮、麵包片混合,不僅含有高糖分,還含有大量的油脂,會迅速推升血糖。這道菜的熱量相當於2.5份澱粉,建議只吃一份,其他澱粉類食物則要謹慎選擇。

4. 鮮蝦粉絲煲:隱形精緻澱粉增加血糖波動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

雖然蝦子是低脂蛋白質,對健康有益,但粉絲通常是由綠豆澱粉或馬鈴薯澱粉製成,屬於隱形的精緻澱粉,容易導致血糖波動。建議控制粉絲的攝取量,最好一次食用半小碗,並搭配更多豆腐和少量蝦子,避免過量攝取澱粉。

5. 烏蔘海鮮羹:勾芡食物引發血糖波動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

海鮮雖然富含蛋白質與營養,但像是羹類這類勾芡食物,消化吸收速度快,容易造成血糖劇烈波動。糖尿病患者應減少攝取這類食物,最好選擇撈取其中的海鮮食材,而避免喝湯,以減少澱粉和鈉的攝取量。

適量食用、順序進食,維持血糖穩定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

楊智雯提醒,過年期間不必完全放棄年菜,但應該適量食用並遵循「水、肉、菜、飯、果」的進食順序。蔬菜和優質蛋白質應多補充,並且細嚼慢嚥延長進食時間,這樣可以促進飽足感、減少過量攝取。而飯後進行20分鐘的輕度運動,如散步,則有助於增加骨骼肌對胰島素的利用,從而降低胰島素阻抗。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

過年是享受美食的時刻,但健康同樣重要,透過合理的飲食安排與適當的運動,可以讓我們既享受年菜,也能保持血糖穩定,過一個健康的春節。

今日頭條網︱HEADNEWS